中国国有企业需要改革,原因不言自明。据德意志银行的数据,中国约有15.5万家国有企业,其中近1/3被中央政府持有,这些企业的利润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政府补贴。
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资深研究员、世界银行前中国业务局局长黄育川曾撰文称,截至2012年末,中国国有企业负债是其收入的4.6倍,而民营企业仅为2.8倍。与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8年相比,民营上市公司的债务利润比下降了5%,而国企上市公司的这个比例则上升了33%。民营企业的营运现金流量与流动负债比为60%,而央企仅为30%。
彼得森研究所(Peterson Institute)高级研究员Nicholas Lardy认为,市场的作用增大、私营企业崛起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。从1978年改革开放零起步,到如今中国产出的逾2/3由私营企业创造,中国实际经济增长扩张了25倍。同期,几乎所有的就业增长都是由私企创造的,他们也是推动出口增长的主力军。
国有企业份额收缩的原因在于其入不敷出,依然是经济增长的拖累。如果中国实施去年宣布的经济改革,特别是消除国有企业在能源领域的天生垄断地位,让市场成为资源分配的决定因素,那么私营企业将取代国有企业。这也将允许中国维持相对高的经济增长,继续成为全球增长的领先驱动力。